網頁

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

作為家長要想的 其實要想怎樣讓小孩成為一個人


小女兩歲後,最讓我苦惱的,莫過於選擇對的幼稚園給她了。確實,見到現在報名幼稚園要大排長龍,實在是一個頭,兩個大了。自從小女有幼稚園取錄後,我連去 Interview 的興趣也淡下來了。而之前,如果不是老婆大人的逼迫,我想我會是全香港其中一個最懶惰的家長了。因為我有句「口頭禪」:「見工有沒有人要看你中學畢業證書?連中學畢業證書都沒人看,幼稚園在那間學校諗都沒關係吧!」通常,這時候會有人跟我說:「沒有好的幼稚園,會上不到好的小學,接著上不到好的中學,也接著上不到好的大學」云云… 這時,我會拋下一句:「有工作經驗後,誰要擔心沒有大學收?」

說這些,我不是打算說學前教育沒用,也不是說不該為小孩舖路。我是衷心的欣賞香港家長的付出,我想不到有那個地方會有家長這麼費心力去為孩子爭取「贏在起跑線」的。正如和其中一家幼稚園校長閒聊時所說,其實最根本要思考的問題,是作為家長的我們,想你的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。

可能是我三歲時已開始接觸電腦的關係,我小時候有個想法,就是如果我能帶一台電腦進試場考試,我絕對可以科科滿分的。死記硬背,人腦拍馬都追不上。說到運算,計數機也比人腦或心算快十萬八千倍。老實說,真不明白這樣考試考有甚麼意義。現在更不用說,一台Smart Phone搞掂。也許是這樣,考試成績的高低,一向不是我重視的。

反而是以下這段片,讓我開始理順究竟我想我的子女是做甚麼。



簡單來說,我要他們做的,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個「」。人會思考,會學習,會表達情感,會解決問題,會溝通,會創作,會判斷云云。所以,我會買LEGO給我女兒玩,會跟她一起遊戲,也會帶她去不同地方和不同的小孩遊戲。因為,我相信學習成為一個人,遊戲會比正規教育更佳。

所以,當校長說,她從小朋友在遊樂區玩耍時,已經能透過平衡力看到小朋友平時是不是抱慣和呵護備至時,我那刻在暗想我女兒一定不會在這方面吃虧。因為放她去遊戲的原因,我甚至會懷疑,她一天走動的里數,會比我坐在辦公室的同事更高。

但儘管遊戲有很多種,但不是所有遊戲都是會幫到小女兒做「人」的。就如在親友的婚宴上,我一個跟我一樣喜歡 3C 產品的叔叔說,要小心孩子和這些產品的互動。因為小朋友(甚至是青少年),在一個別人設定好關卡和流程的遊戲中,是學不到自發性遊戲中學到的很多東西,如創作、情感的表達、跳脫思考等等。這一方面,正如我有一位做親子教練的朋友 Coach Lee 在 Unwire.HK 專訪中所說道:
「我們實實在在是活於一個流動電子科技膨脹的年代,實在無法亦不必禁止孩子接觸電子科技產品。… 重點是引導孩子定立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表,從中令他明白作息有序,玩樂有時,是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先決條件。…若不希望孩子長大後變成足不出戶的宅男宅女,就應該令他們知道課後有趣的活動除了電子遊戲,還有很多別的…」(按此閱讀全文)
同時間,也有朋友建議過,帶女兒去興趣班,不也一樣是遊戲的一種,也有證書可以為女兒在報學校時多填一項興趣。這個我都會有點保留,因為興趣班做的東西,都是有板有眼的。而且,誠如 Coach Lee 在專訪中題到:
「然而父母們郤又要緊記不要將這些活動視作進入名校網的工具,父母心態一變,事情的結果必定改變。」
而且,有證書的興趣班,我總覺得會是蠶食興趣的興趣班 。君不見我們自己作為人的興趣,最初都不是為證書而做?

當然,在親友和枕邊人的壓力下,能否完全照做,我也沒甚麼把握。但最少,在人云亦云前,我會三思我做的每一件事,會否有違培養女兒成為一個「人」的原則。我始終相信,作為一個「人」出路總會比作為一個「機械人」更佳,更不會被電腦取締。

參考來源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